“公司已遷址到濟南漢峪金谷,敬請光臨。”日前,經濟導報記者收到了一家公司負責人宋波的短信。此前,宋波的公司辦公地址在山大路附近。
這并不是個例。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在濟南CBD片區,大量的寫字樓已經投用,不少企業紛紛將辦公地點遷址到上述片區。
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指出,該片區吸引了一些知名的大型企業。這里的寫字樓很可能會產生“虹吸效應”,吸引更多的產業流入,讓老城或者其他地方的辦公企業搬遷至此。
眾多企業聚集
25日,當經濟導報記者如約來到宋波所在公司的新辦公地點時,他正在忙著整理辦公室。“看看怎么樣,是不是比以前‘高大上’了。”宋波笑著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以前所在的寫字樓設施老舊,供暖和制冷設施都不太好,大堂、停車場和周邊環境較差,形象不太好。”對于為何搬遷,宋波解釋說,“雖然搬遷費用有些高,但我覺得比較合適。”
在宋波看來,隨著眾多寫字樓的交付使用,這里將成為高學歷、高收入等大量白領的聚集地。“不管是在這里辦公還是居住,都與高素質人群為鄰。而且,與很多同行交流也方便。”
實際上,有這樣想法的不僅是宋波一人。
“在濟南,我最看好的就是漢峪片區。”做典當生意的李四強說,“由于工作的關系,我一直比較關注與金融相關的行業動態。”正因如此,李四強在2018年就搬遷到漢峪金谷片區。
李四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這里聚集了很多銀行、大型企業,對他們來說,尋求合作的機會非常多。“搬過來后有些后悔,沒有給公司未來的發展留足空間,現在想加倍買,可惜太搶手,這層樓左、右都有企業買下了。”
“對入駐的企業審核也很嚴,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并不是任何一家企業想入駐就能入駐的。”在互聯網大廈,一家入駐企業的工作人員這樣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只有真正的科技公司或者雙創企業才可以,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是不可能入駐的。”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 漢峪金谷定位為科技金融中心,重點引進金融、類金融機構和企業總部機構,金融機構包括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泰證券、中華聯合財產保險、濟南市銀行電子結算中心等;總部類企業包括山東廣電、晨鳴集團、鐵投集團、山東高速軌交集團、濟南廣電、電建一公司、拓能集團、光輝電子、山東省發展投資控股集團、山東省國投、誠信監理等。截至目前,漢峪金谷已簽約金融、類金融企業總部機構30余家,意向在談的金融機構及企業10余家。
投資者看好區域未來
“我們公司準備再購買幾層寫字樓,用于出租。”說這話的,是濟南一家投資公司的副總經理張磊。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他們已經在奧體片區、漢峪金谷以及CBD周邊購買了多層寫字樓,而且全部出租出去,租金非常可觀。“買一棟寫字樓不可能,但買幾層還是可以的。”
“我們認為,在濟南東部地區,寫字樓市場還是不錯的。尤其是CBD片區和漢峪金谷片區的寫字樓,雖然售價比較高,但租金和出租率都不錯。”張磊說道。
在張磊看來,濟南正從“生產型”向“服務型”城市轉變,CBD片區將承載重要商務功能。“金融、服務、科技新媒體對于甲級寫字樓需求較大,CBD周邊寫字樓已初步實現了專業集聚、投資集聚、資源集聚,日漸成為高端服務業的‘高地’。”張磊說道。
張磊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目前CBD周邊部分已經建成的寫字樓,所剩房源均寥寥無幾。部分寫字樓租金的價格盡管突破了4元/平/天,但還是一路看漲,“租金高的同時,入住率也比較不錯。”
這就更加讓張磊看好漢峪金谷片區的投資機會。在張磊看來,漢峪金谷將重點打造“文化+金融”特色的城市金融發展格局,漢峪金谷將成為濟南市乃至黃河中下游地區首屈一指的大規模金融中心,也是國內重要的金融商務中心之一。
“而完整的商業配套,并從人群需求出發,在辦公、居住、商業、酒店、文化體育、公共服務六大功能板塊下形成多層次配比。”張磊說,“交通同城的帶動下,產業同城、辦公同城成為一種常態。”
在談及寫字樓投資時,濟南科迪納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志鋒則非常懊悔。“2017年,我曾接到漢峪金谷一家寫字樓的促銷電話,當時有機會買一整層,因為感覺風險太大,所以就沒買。前不久去該寫字樓辦事時發現,那里的租金沒想到這么高,而且一間難求,早知道會這樣,當時真該買下來。”李志鋒說道。
虹吸效應明顯
“雖然濟南寫字樓總體供應量比較大,市場競爭可能會很激烈,但是東部的寫字樓吸引了一些知名的大型企業。這里的寫字樓很可能會產生‘虹吸效應’,吸引更多的產業流入,讓老城或者其他地方的辦公企業搬遷至此。”張磊表示。
在濟南亞信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龍看來,不少寫字樓都采用“定制”模式,有的寫字樓利用文化和互聯網概念,有的寫字樓打造金融中心和創業孵化器等。大部分甲級寫字樓,“整層或者整棟銷售”已經成為一條定律,針對大客戶的定向開發是普遍現象,某些高端寫字樓群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的“俱樂部”,而散戶的購買大多起“填空”的作用。“有資金實力的大企業考慮將資金變成資產,購買寫字樓是實現資產保值的重要途徑,位置絕佳、配置較高的寫字樓更受青睞。”
在李龍看來,這和區域板塊有一定關系。“分商圈來看,市中心板塊受益于其良好的配套條件,會吸引一些大公司入駐,去化率還不錯。”
據經濟導報了解,前不久李龍曾經分別考察過東部和西部各一個寫字樓。“東部的寫字樓基本上滿員。而且有很多都是大公司入駐。”李龍說道,“而西部的一個寫字樓,有7層整層都是閑置的,其他樓層每層18個房間,基本是三到四個房間沒有使用,空置最多的一層只入駐了一家企業,僅使用了5個房間。”
李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濟南是中國北部沿海經濟大省的中心城市,濟南產業規劃以“優勢產業升級,新興產業興起”為導向,即“6+4”產業模式,優勢金融、商務服務、商貿服務、文化、旅游、科技信息服務業這6類產業升級,助力總部經濟、互聯網、平臺經濟、生活性服務這4類新興服務業的興起,在未來將“推動互聯網創新融合,向樓宇經濟強市邁進”。
“當片區的發展規模達到一定量級,便會吸引人才、資本、信息等高度聚集,‘虹吸效應’就顯現出來,彰顯了空間價值。”李龍分析說。
來源:經濟導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