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三季度,成都優質辦公樓市場迎來2棟甲級樓宇交付,合計約18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均位于核心CBD金融城,分別是JFC交子金融廣場3號樓和東方希望中心二期;同期,位于傳統CBD的SAC東原中心將三層辦公面積調改為酒店。截至季末,全市總存量為1,028萬平方米。
需求方面,季內市場活躍度降溫,客戶到訪量走低,去化主要依靠長周期談判的大面積需求落地、新增供應的帶動,以及個別樓宇所屬集團關聯公司的整合回遷;同時,一筆來自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大面積退租對市場吸納造成較大抵消。最終,三季度優質辦公樓凈吸納量僅錄得約9,900平方米,環比下降78.5%、同比下降39.2%;其中,甲級辦公樓凈吸納量錄得約8,000平方米,環比下降73.3%、同比下降76.1%。
持續供應令空置率進一步上升,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優質辦公樓整體空置率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至29.2%;甲級辦公樓空置率環比上升2.1個百分點至37.3%。租金繼續下行,優質辦公樓平均賬面租金環比下跌3.2%至67.3元每平方米每月,甲級辦公樓平均賬面租金環比下跌2.7%至79.3元每平方米每月。
分區域看,市中心和城南差異化表現明顯。其中,就傳統CBD而言,租戶業務縮減引發的持續退租,或降本增效導致的外遷至其他子市場,如臨近的東大街板塊等,疊加來自于二房東的激烈競爭,導致三季度凈吸納量錄得約負1.4萬平方米,年內累計凈吸納量約負4萬平方米;區域平均賬面租金跌幅全市最大,環比下跌4.3%。更多業主開始探尋多渠道去化方案,如辦公改酒店、商業上樓等。城南方面,特別是核心CBD金融城,面臨新一輪供應所帶來的壓力,但區域去化持續引領全市,三季度近四成的成交皆落于此。同時,鑒于穩租戶為當下首要策略,存量樓宇業主也不斷升級品質和服務,特別是地標甲級樓宇,其在硬件、產品、運營等方面仍具備較大競爭力。
新增甲級需求分行業看,金融業、科技互聯網及專業服務業為三季度前三大需求來源,分別占比20.0%、16.9%、16.8%;其中,科技互聯網的占比逐季縮減,主要是因為該類需求更為成本敏感,不斷被乙級樓或產業樓宇所分流。環比來看,醫藥及生命科學、能源及公共事業、消費服務的需求增長顯著,占比分別擴大8.2、5.4、4.6個百分點。細分行業來看,保險和信托主導金融業需求,分別占比42%和27.6%;系統解決方案、芯片/半導體傳感器等子行業支撐科技互聯網需求,分別占比61.2%、16.3%;而專業服務業則主要是商務咨詢和律所,分別占比59.3%和25.5%。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醫美、教培、健康管理等消費類需求的活躍度明顯提升,季內錄得近20筆成交案例,合計約2萬平方米。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成都優質辦公樓市場將迎來約20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其中金融城占比70%。


2025年第三季度,成都零售物業市場未錄得新增購物中心開業;非標商業持續放量,迎來工業更新的The Gate量子介和城市更新的福感肆開業,合計約4萬平方米的新增商業面積,繼續拓展城市消費空間。
國慶、中秋雙節8天假期,在賽事、演出、展會、景區等多消費場景的帶動下,疊加各零售市場主體積極舉辦促消活動,成都全市共接待游客2862.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增長5.3%;全市線上線下消費合計767.5億元,同比增長11.0%。
然而,消費場景、結構的更迭從另一方面也導致傳統零售主力店的持續退租,如健身房、電影院及書店等;同時服飾品牌亦繼續整合店鋪,因此三季度零售物業市場凈吸納量連續第三個季度錄得負值,負約1.2萬平方米。市場整體空置率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至9.1%,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報價維持下行趨勢,環比下跌0.7%至354.5元每平方米每月。
具體來看,商圈間、項目間的差異化表現愈發突出。其中,由于中高端消費的放緩,零售品牌陸續退租,推動核心商圈空置率環比上升0.6個百分點至7.1%,去化壓力不斷加大;同時,運營商也更加關注體驗、生活、寵物等品類,并刷新餐飲品牌或加大比例,季內餐飲和體驗業態合計占比新增需求的約55%。就次級商圈而言,項目間表現分化明顯。首先,頭部運營商憑借運營實力和調改速度,不斷吸引城市或區域首店,租金已實現企穩上揚的態勢;但大部分運營商仍以價換量,招引大面積的新主力店以求快速去化,如集合店、醫美、劇場、電玩城等。近郊商圈繼續承接品牌下沉,季內零售業態占比新增需求的約52%。
新增需求分業態看,零售業態占比48%,重回首位,主要受辣妹潮牌、戶外運動、電子產品、潮玩及寵物等品類的帶動;餐飲業態擴張放緩,占比36.2%,活躍的品類呈現小面積、高坪效的特征,如中式糖水鋪、烘焙店、咖啡茶飲等;體驗業態維穩,占比14.8%,美容保健最為活躍,且醫美進駐購物中心的案例不斷增加。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成都零售物業市場購物中心供應暫緩,而非標商業繼續放量,預計將迎來CPI三、四期等項目的開業。


2025年第三季度,成都倉儲物流市場錄得順豐豐泰天府園區的交付,帶來約7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雙十一”備倉帶動需求增長,季內凈吸納量錄得約8.4萬平方米,環比上升3.5%,繼而推動全市高標庫整體空置率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至9%。
進一步改善的市場供需關系使平均租金環比跌幅收窄至0.5%,至18.7元每平方米每月。具體來看,新都、雙流等核心板塊仍然以價換量,但在青白江園區,暢旺的需求及有限的可租賃面積驅動區域租金呈現企穩上揚的態勢。
新增需求分行業看,電商、食品飲料及制造業主導季內去化,分別占比48.7%、26.8%及13.9%。值得關注的是,生鮮電商占比電商需求的39.7%;而新能源汽車及上游零部件企業的擴倉則占比制造業需求的72.3%。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成都倉儲物流市場供應暫緩。


2025年第三季度,成都物業投資市場錄得4筆交易,合計交易金額約29.4億元,環比上漲33.2%。標的物來看,包括辦公樓、奧特萊斯和綜合體;買家均為投資型,包括國有平臺、地產基金和房企,其中季內房地產基金是國內首只QFLP不動產試點基金及首只奧特萊斯并購基金,在基金類型與資產業態上實現了雙重創新。

來 源: CBRE世邦魏理仕
編 輯:liu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