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戰鼓催征。綠地大基建旗下成員企業貴州建工、廣西建工、江蘇省建、河南公路工程局掀起大干快上的建設熱潮。從江河之畔的水利樞紐,到青山碧野間的新能源矩陣;從跨越天塹的交通動脈,到聯通區域的樞紐工程,各單位全力沖刺節點目標,以實干擔當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綠電新賽道:戈壁灘上書寫“風電速度”
在新疆烏魯木齊,由貴州建工承建的中能建投50萬千瓦風電項目(C區),僅用136天完成18臺風機基礎澆筑,不斷刷新“綠地速度”。項目團隊克服少數民族地區協調難、地勢險峻、氣候惡劣等多重挑戰,創新采用液氧致裂工藝,推行多段平行作業,組織240余人24小時輪班施工,近60臺設備高效運轉,月均產值近3000萬元。不久后,這片戈壁上的“大風車”將紛紛轉動,為西北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
廢舊電池利用:從“建設攻堅”邁向“產值轉化”
由廣西建工承建的廢舊鋰電池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是廣西重點環保工程及新能源產業鏈延伸項目。目前,項目團隊正緊盯12月底投產目標,通過“白加黑”輪班與交叉作業全力推進,累計制定15項安全細則,確保工程從“建設攻堅”順利轉向“產值轉化”。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處理4萬噸廢舊鋰電池,產出電池級碳酸鋰、硫酸鎳等再生資源,助力綠色循環經濟。
民生水脈線:黃土高原上的“飲水安全”攻堅
在陜北靖邊,由貴州建工承建的王圪堵水庫至靖邊引水工程凈水廠項目全力沖刺中。該工程總投資1.77億元,建成后將惠及數十萬群眾。面對黃土地質復雜、工期緊張等難題,項目團隊創新采用“分層開挖+動態監測”工藝,24小時輪班實現工序無縫銜接。目前凈水廠土地平整已完成40%,核心基坑全面開挖,年底前將完成主體結構,為明年通水奠定堅實基礎。
重大水利節點:大藤峽長岐塘泵站主體封頂
由廣西建工承建的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長岐塘泵站主體結構于8月27日順利封頂。該工程是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面對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等挑戰,項目團隊嚴守施工規范,強化全過程安全質量管控,有序推進施工。此次封頂為后續設備安裝與調試打下堅實基礎。
堤路貫通在即:石埠堤改擴建國慶前全線通車
由廣西建工承建的石埠堤改擴建工程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點項目之一,被列入廣西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三季度以來,石埠堤改擴建工程項目部緊抓天氣晴好、溫度適宜的有利條件,采用“兩班倒”連續作業模式,強化資源配置和工序銜接;通過交叉作業等方式全力推進堤頂道路瀝青路面鋪設、堤頂欄桿安裝及泵站廠區綠化施工提速增效,已累計完成投資3.2億元,完成26個分部工程驗收工作,確保國慶前堤頂道路全線貫通。
船閘擴容改造:順利完成23萬立方米充水作業
由江蘇省建承建的諫壁一線船閘擴容改造項目,近日順利完成23萬立方米充水作業。該項目作為“水運江蘇”重點工程,建成后將是世界最大內河單梯級船閘,年通過能力達2.5億噸,為現有通航能力的2.5倍。目前項目正推進圍堰拆除,確保9月底投入試運行。
通車在望:沈盧高速沈遂段施工進度達
三季度以來,由河南公路工程局承建的沈盧高速沈遂段項目全線7個標段全面發力,沖刺年底通車目標。作為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第二批切塊重點項目,項目全線各標段緊密協作,多個關鍵工程節點相繼取得突破,瀝青路面攤鋪工作正有序推進;截至目前,施工產值完成率已達95%,預計今年年底建成通車。沈遂各標段始終堅持“技術先行、安全護航”的理念,積極推動微工藝創新,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項目自主創新成果獲三項省級工法、1項國家級QC三等獎;另外,在原材料與施工配合比方面首創“六倉法”,顯著提升水穩層施工質量,實現了綠色、安全、高效的項目推進。
來 源: 綠地集團
編 輯:liuy